舢舨花园、油桶游乐场、水上乐园……油池地铁站至翻沙水道一带两年内将新增以历史为灵感的生活走廊,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,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边走边玩边看,凝聚社区。
近800米长的油池生活走廊(Yew Tee Lifestyle Corridor)动土仪式,星期天(3月5日)在蔡厝港弯第669座组屋前举行,吸引约500名居民参与。
油池原本是农村,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储油设施的所在地,当时油罐泄漏形成相当大的油坑,油池因此得名。
公众日后走出油池地铁站,将能循着高架轨道来到生活走廊的入口处,通过展板了解油池的历史。
一旁的水上游乐区和舢舨造型的花床,以早期的克兰芝河为灵感。
融入复古和甘榜元素
生活走廊也将融入复古元素,推出树屋主题游乐场、街头足球场,以及能容纳七八百人的“甘榜亭”(Kampung Pavilion)活动草坪,未来可为居民举办社区活动。
为照顾到不同群体,走廊设有康疗花园和为各个年龄层打造的健身区,还有轮椅人士能坐的旋转木马和老少咸宜的秋千,可让一家大小度过悠闲时光。
马西岭—油池集选区负责油池分区的议员任梓铭说,油池是长型市镇,从林邦到翻沙水道近两公里长的道路设施不多,居住在两边的居民大多数只能到市镇中心活动。
管理油池的团队因此连同建屋发展局等机构一起构思,希望通过生活走廊为这一带注入活力,并连接从北到南的居民,促进邻里关系。
设计生活走廊的主要建筑师蔡少安(68岁)受访时也说,他们观察到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条路上步行或骑行,但这一带却略显单调乏味,活动不多,尤其是入夜以后。
“我们希望能让这一带更多姿多彩,成为迎接人们的前门。”
有居民担心本月开始的工程会对他们造成干扰与不便,蔡少安强调,工程经过周详考虑,不会带来太多的干扰。水上乐园和舢舨花园等工程较密集的设施都在多层停车场旁边,不靠近住宅区。
星期天的活动现场也展出走廊的概念图,让居民提前一睹走廊面貌。
居民陈庆雯(37岁,医药研究员)每个星期都会带5岁和7岁的女儿到户外活动,例如到植物园和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等大自然区玩乐。
她说,生活走廊除了有多元的游乐设施,还会为邻里增添绿意,将来她带孩子出外玩乐,只要过条马路就行,不用大老远跑到其他地方。
住在油池约10年的卓达明(64岁,电子零件供应链主管)最喜欢走廊的历史和甘榜元素,因为这让他想起几十年前在甘榜长大的美好回忆。“年轻一代成长时能学习本地历史和以前甘榜的生活方式,也是好事。”